8月28日,在《南京市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中要求,提速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圍繞汽車、有色金屬、服裝、農產品等大宗材料和工業產品,構筑新型電子交易體系,積極推進商品交付標準化、交易透明化和監管規范化。
現貨交易市場的發展被放在強化港口流通和重要環節之上,而且對規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十二五規劃對于海洋經濟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港口作為區域性物流中心的作用愈發突出,爭奪區域性甚至是全國性商品中心的步伐都在加快,以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無疑成為解決現代流通業難題的重要手段,受到大家的青睞。
天津、上海在大宗交易平臺建設中起步較早,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和集群優勢,正在利用自身優勢條件持續強化之中。
中國大宗商品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志超認為,電子商務平臺在解決大宗商品現代化物流問題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和潛力,而且港口城市產業經濟的雄厚基礎將為電子交易平臺提供現貨基礎,有利于其健康發展,因此兩者相互結合將有利于港口城市的中心建設。
盡管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存在種種問題,但在現代領域的巨大優勢下,未來仍然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引導交易市場規范化發展,發揮電子商務在現貨流通領域的積極作用。10月20-22日在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召開的“2011(第二屆)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論壇”,將會圍繞交易市場的規范、創新、現貨流通、數據等方面進行廣泛研討,誠邀業內人士參與交流。